
李元浩
“太可惜了,就差一点”,十五运会柔道男子90公斤级决赛后,很多人在为谢亚东惋惜。他在决赛中不敌老对手、内蒙古选手布和毕力格,遗憾与金牌擦肩而过。2021年的陕西全运会,谢亚东也是在这一级别决赛中输给布和毕力格,与冠军失之交臂。
时隔4年依然没能改变奖牌的颜色,谢亚东确实遗憾,但他坦言看到了自己的成长,“上届全运会我不到一分钟就输了,这次比赛给了对手更多压力。下一届全运会,我还要为上海柔道队争取荣誉”。12岁就离家进行专业训练的谢亚东,一直对依靠经营菜摊支持自己的父母心怀愧疚,“训练再苦也没有爸妈干活累,有时间我还是会帮他们一起出摊”。
两枚全运会银牌,可能对于谢亚东十余年的运动生涯来说并不算完美。但带着一丝未能圆满的遗憾,才更像是一枚镌刻拼搏和斗志的勋章,记录着他对柔道运动最真挚的热爱与最执着的追求。
哪有那么多一战成名的神奇剧本,平凡人的全力以赴才是最真实的励志叙事。
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女子双人赛中,湖北组合李秋菊/谭金美获得冠军。62岁的李秋菊是襄阳市电信局的一名退休职工,已经打了16年门球,曾多次在全国女子门球赛中取得好成绩,“要想拿全运会冠军,单有兴趣爱好是远远不够的,比赛每一场都是硬仗”。
自从群众赛事登上全运舞台,“全民全运 全民共享”的全运新理念便逐渐深入人心。全运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是所有参与者齐心协力共同成就的体育盛会。全运会的赛场内外,每一份付出和坚持都值得被看见。体育精神的本质,是逆境中的相互扶持,是跨越伤病的倔强重生,是世代传承的初心不改,是人性共鸣的双向奔赴。
在本届全运会香港赛区,举行场地自行车赛的香港单车馆一直人气高涨。已年过六旬的崔倩莹,是在单车馆公园门口提供指引等志愿服务的一名义工。“香港能和广东、澳门共同承办全运会,我作为香港市民十分激动。能在这个年纪参与到这样的盛事中,我感到尤其自豪。”
除了这些在港澳本地提供志愿服务的义工,还有不少来自港澳地区的志愿者也忙碌在广州、深圳等其他全运会赛区。目前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香港志愿者肖研馨,在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就坚守在看台区的应急机动岗位。“从香港社区的志愿服务走到全运赛场,这是一次难忘的成长!我们展现的是当代大学生的风采,也是粤港澳青年团结协作的精神。”
精彩的比赛是本届全运会最令人期待的内容,而丰富的体育展示活动也为赛场增添更多亮点。成立超过20年的广东舞时尚啦啦队,在本届比赛期间承担了篮球、射击等多个项目的体育展示活动。“队伍全部新排了舞蹈,赛前还进行了严格考核,就是要力争把最好的状态带到全运赛场”,舞时尚创始人王雪儿这样表达。
“灿烂星空,谁是真的英雄,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。”全运会的光,固然照亮专业运动员的荣耀时刻,更温暖每个普通人的热爱与坚持。在每一次跳跃搏击之间,在每一滴汗水滑落之际,在每一份坚守执着之中,在粤港澳大湾区同频共振的脉动里,全运荣光正照亮每一个平凡而闪耀的梦想。
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